首页 >> 教育科研 >> 教海探航 >> 正文
教育科研
浅谈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下,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
时间:2018-09-27  作者:沈天宇  来源:  点击:


 


【摘要】:活动是小学生感知世界、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,活动在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数学作为一门“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”,同样离不开数学活动。当今社会,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能力的发展,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,然而,数学活动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过程。在认真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之后,我深受启发。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,教师应合理设计数学活动,以此来发展学生的能力。那么,教师在实际的课堂中应该如何合理地设计数学活动,以此来更好地落实“教学做合一”,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,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。
【关键词】:数学活动   核心素养   实践
何为核心素养?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含数学抽象、逻辑推理、数学建模、数学运算、直观想象、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。现阶段我们面临着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新问题,这就需要我们有效地开展数学活动,使学生的学和做联系起来,以此来解决这一难题。
“活动”一词的英文形式为“activity”,它来源于拉丁文“act”,基本含义就是“doing”,即“做”。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下,强调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,这更依赖教师拥有设计教学


   
活动的自主性。因此,在实际的教学中,合理地设计数学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!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感悟、体会知识,从做中学,并把知识运用于实际!
一、紧扣生活,对话交流,加深理解
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多样化的,过程是丰富多彩的。因此,根据陶行知的教育思想,教师应创造生活化教学。因此要更多地依赖于教学活动。在数学活动中,学生不仅仅能学习到各种数学知识,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,形成自己的生活经验。因此,在数学活动的设计中,教师要注重数学的生活化,紧扣生活,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,加深对知识的理解,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,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。
例如教学如下问题:在3月12日植树节期间,学校买了一批小树苗,四年级(3)班的同学第一天栽了全部的1/4,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栽了全部的1/12,那么请问没有栽的占剩下全部的几分之几?
上面这个题目是教师在“分数加减法”这一课教学中设计的一道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案例。在以往这方面问题的案例解答中,众所周知,因为分数的加减法比较复杂、繁琐,小学生要理解并掌握此题有一定的难度。在面对此题时,学生一度出现“消极”、“惧怕”的心里。因此,教师在讲解此题中,要充分利用数学活动生活化的特点,设计了以植树节为生活背景的案例题目,为学生营造了生活化的情境,也为学生更好地探究和分析问题打好了情感基础。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问题的已知条件,充分意识到该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“四年级(3)班第一天栽了全部的1/4,可以把树苗数的总量看作单位‘1’,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栽了总量的1/12,那么第二天的植树数量是总量的(1/4+1/12),用单位‘1’减去第一天和第二天的总植树量,所得到的差就是未植树的量,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很简单了。
此题仅仅是一个分数加减法转换而来的题目,中间掺杂着单位“1”的思想,但假如单纯的以分数的加减代入题目,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兴趣,也不利于学生探索问题。所以,在这边教师要合理设计数学活动,以学生植树为生活背景,让数学联系生活,引导学生对话交流,更有利于学生探索问题,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。更进一步地,教师在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解题策略的时候,学生要学会深入研析,并积极归纳、总结,从而根据整个解


题思路和解答过程,总结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是:“关键在于用单位‘1’表示总量,根据数量关系求剩下的量”。数学活动紧扣生活,符合陶行知的教育思想,数学来源于生活,这样子更利于学生加深对方法策略的理解和掌握,对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有莫大的帮助!
创设情境,亲身体验,丰富感知
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: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,数学活动不仅要紧扣生活,更要注重数学活动情境的创设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,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,能更好地探索并发现数学规律,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发展。因此,对于教师而言,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、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,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,引导学生亲身体验、观察比较,感受新知形成的过程,呈现精彩的课堂,并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。
例如在教学吨的认识这一节内容时,看似一个简简单单的质量单位,但要设计这节课着实不易。在这里,我清晰记得有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,他设计了一次让学生去“拎纯净水”“背同学”等的一系列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,如此设计,让“吨”这个学生容易记忆,但却缺乏感知的、不易被掌握的数学概念变得清晰化,通过创设成一个有趣的,学生能亲身体验的数学活动情境,丰富学生的感知。在这个数学活动中,学生可以切实感悟1吨的质量,拓展了思维,也提高了实践能力。接下来,教师组织学生讨论“一吨到底有多重”这个话题,引导同学们积极交流探讨,最后经过分析讨论得到几种相对有代表性的结论。
正是通过这样多样化、辩证的数学活动,同学们将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质量单位“吨”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,形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数学经验,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感,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。试问:如果只有“灌入式”、“填鸭式”的教育,而没有数学活动的创设,学生的学习效果能达到这个地步吗?答案当然是“不能”。由此可见,一个精心设计的数学活动,对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对于我们这样的新教师而言,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,对我们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!
三、取之于生活,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
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下,难道数学活动的特征、要求仅限于此?随着时代的进步,时代的要求也越来越高!现如今,我们在保持原来的基础上,还应更进一步,聚焦数学活动,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!在这个时代背景下,我们更应注重数学活动的生活化与实践性相结合!


活动的生活化和实践性两者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单一的注重生活化或实践性只能使效果适得其反。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,模拟生活中的场景,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让学生更贴近生活,并利用实践动手、动脑将生活与数学紧紧地联系了起来,通过生活的现象和学生实际的操作来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。
    例如在教学“认识人民币”这一节内容时,教师可以在生活中取材,设计一个“小小营业员”的模拟购物的环节,通过建立生活中的购物场景,使数学活动更生活化,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地加深对人民币的理解,而且也为接下来的活动做铺垫,教师可以继续让学生在此模拟购物的环节中加强实践,让学生真实地去购买商品,在这个环节中,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购买商品时的一系列表现进行分析,来观察学生通过活动对知识的理解程度,这比看学生的作业质量更有指导意义。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,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了加深,核心素养得到了培养,社交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。更进一步地来讲,上述认识人民币的内容,教师只通过学生购买物品时的经历来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,还可以更多穿插生活中的实际经验,比如说创设“换钱”、“找钱”的情境,不仅能使这一节内容更丰富多彩,亦在这一节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,使学生前后知识更好地串联起来,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结构,真正的做到“取之于生活,并更好地应用于生活”。
由此可见,一个精心设计的数学活动对于教学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!合理开展数学活动,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,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,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数学活动,构建合理的生活背景,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,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。实践是学生手脑并用的协同活动,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有效手段,更是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,发展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,虽然有时候这并不能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有很大的体现,但是这却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最终体现。在其中,教学做合一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!
在数学教学中,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,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,是我们数学教师当今所面临的新挑战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,教师在关注具体的知识技能的同时,更应该关注这些知识技能中所蕴含的数学核心素养,学生现阶段所需的核心素养,以及学生将来可达到、可培养的核心素养。只有这样子,才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数学知识学习的质量,使数学联系实际,以此体现数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其真正价值。对于这项工作的落实,更需要


我们青年教师摆正态度,认真学习陶行知教学思想,为今后作铺垫!
陶行知的教育教学思想随着社会形式的变化与资深教育实践的深入,对于今天乃至未来中国和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,仍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,是中国与世界教育宝库中一笔弥足珍贵的思想财富!

【参考文献】:
课堂的魅力—小学数学活动设计与教学  费岭峰 著
活动教育引论【M】 田慧生,李臣之,潘洪健 教育科学出版社
活动教学论【M】 宋宁娜 南京: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


下一条:《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》

地址:杨枝新村62幢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电话:0512-6760917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邮箱:szsyzxx2017@163.com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版权所有 :苏州市杨枝小学 苏ICP备02214558号

扫一扫分享